上传日期:2014-08-16 11:30:26
系统分类:
作品版权:原作者版权所有,禁止匿名转载;禁止商业使用;禁止个人使用
作品《蚀》
作品《古都》
2008年,陈亮和朋友在金融广场为汶川地震义卖自己设计的T恤。
设计师陈亮
文/佛山日报见习记者周月华
图/受访者提供
在3000多个作品中突围而出,32岁的佛山设计师陈亮,凭借作品《蚀》获得首届中国雾霾公益海报创作大赛的最高奖项——专业组全场大奖,其另外两幅作品《人为灾难》和《古都》也在专业组评审提名奖中各占一席。前日,陈亮在接受佛山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10年来,公益设计给他带来了快乐,将会在公益创作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。
希望能举办公益作品展
对于作品《蚀》,陈亮称,密密麻麻铺在画面上的是显微镜下的细菌,覆盖着一个人的轮廓,形成一个被雾霾笼罩着的人。他认为,许多设计师会从感性的角度思考雾霾对身体的伤害,但相比起传达美,公益广告更应该传达一种启示,作品《蚀》就是要给观众形成一种视觉与心理上的压迫感,使他们意识到环境恶化带来的危机。大赛评委德国著名设计师克劳斯·海瑟对《蚀》这幅作品如此评价:“数不清的雾霾细菌病毒封锁着每个人的视线,赋予中国大城市一张共同的脸,难以接受但却是事实。”陈亮感叹,克劳斯·海瑟就是他的“知音”。
这幅只用时一天完成的作品获得全场大奖,显然超出了陈亮的预期,他笑言当初朋友打电话来告诉他时,还以为朋友在开玩笑。
目前,大赛的入围作品已相继在西安、大连等地巡展,陈亮很希望能够在佛山举办公益作品展,但他坦言并不容易,资金将是一大难题。
设计师的使命是教育公众
陈亮有个笔名,叫陈知白,意即知晓是非黑白。来自贵州的他2003年从贵州师范学院毕业,原本人生路会一直循着教师这个职业走下去,可是喜欢做设计的他希望自己能走向更大的舞台。无奈这个想法并没有获得家人的支持,于是他怀揣着500元来到佛山,下定决心不成功就不回去。当时的陈亮对工作要求很低,只要包吃包住,于是他得到了人生第一份关于设计的工作,并且在这个要求“吃苦耐劳”的行业一干就是10年。
经过10年的奋斗,陈亮不仅获得了许多设计奖项,还在佛山成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。他直言,商业设计只是为了生存需要,设计师的使命是教育公众,“公益设计能更多的发挥创意,更纯粹,更趋近于艺术,成品出来后也更能让自己感觉到快乐”。
近年来,陈亮一直都有接触公益活动。2008年,汶川地震发生后,他除了捐出1000元外,还联同设计师朋友设计公益T恤,并印制了1000件,在金融广场义卖。他记得,当时一件T恤的成本20~30元的T恤,义卖时有人只肯出5元,但也有人花400元买一件,很快1000件T恤全部卖出,筹到近2000元。他将义卖所得捐给红十字会,并将收据贴在金融广场上,“给市民一个交代”。
对话陈亮
用作品传递正能量
记者:你认为这个雾霾主题公益海报设计大赛的意义在哪里?
陈亮:这个奖的意义在于引起公众关注,引发人们对于污染的思考,因为现在很多人还是觉得这些东西离自己很远。设计师有义务把社会需要认知的东西,通过夸张、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。希望大赛的影响力能扩大。
记者:你认为设计师应该在公益方面做些什么?
陈亮:设计师更应该关注作品本身给大众的启示。在中国,辽宁等省的政府层面比较注重设计上的公益,佛山则还有欠缺。佛山设计师是重视公益的,想用作品去传递正能量,但目前这个行业力量还是比较小。
记者:你在公益设计方面这么多想法,有没有考虑过以后的设计工作更多地往公益方面发展,因为目前佛山有不少公益团体都有这个需求。
陈亮:目前还是宏观上的公益,因为对于我们来说,设计范围比较广泛,一般来说难以局限在一些领域。我会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参加公益方面的工作,长期坚持下去。
新闻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